考试是一种在限定时间内考察考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活动。在这个定义下,考试成绩反映的是人两方面的能力:

  • 一是知识掌握运用的能力,即学习能力
  • 二是限定时间内、一定压力下出色完成任务的能力,在笔试这种形式下即应试能力

学习能力与智力、学习方法、专注力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而应试能力和专注力、心态、调整能力息息相关。对于任何一名要参加笔试的考生,他都不能只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忽视提升另一方面的能力,否则便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学习能力的训练上,我这里给出两种策略/方法——任务驱动策略单人费曼学习法;应试能力的训练上,我这里给出我认为重要的应试基础,以及提供一种方法——考场压力训练法

数学

要点简介
算的慢如何解决应试基础之计算
想的慢如何解决应试基础之思路

备考方案

政治

时间任务检验标准
10月徐涛核心考案史纲和马原对马原和史纲的所有知识点有印象(不用背会)即可
11月用微信小程序政治刷刷刷或者苍盾考研政治刷题库等小程序刷选择题
以模拟卷为主,肖4和8,腿姐、余峰、米鹏
肖8在多次刷之后分数在45+(70 ~ 80)/40+(60 ~ 70)
其他老师的模拟卷在多次刷之后在40+ (70 ~ 80)/35+(60 ~ 70)
12月背肖4大题,时间不够就背博主浓缩如鸟山学长
浓缩版要学会扩句
用答题卡练习行距字体大小,控制每个大题时间25~30min
选择题巩固,刷小程序模拟卷巩固也要背整理的知识点(余锋选择题救命班)
肖4第1遍做平均分在40左右(70 ~ 80)/35左右(60 ~ 70),所有老师模拟卷在多次刷之后在45+(70 ~ 80)/40+(60 ~ 70);

肖4大题背熟前两套,后两套尽量背会(70 ~ 80)/只背前两套或只背精缩版而不会自己组织( 60 ~ 70)

英语

时间任务检验
6月底前背单词
看外刊压力联系
对于80%以上的考纲内单词,看到他们的英文,可以想到1~2个常用的中文意思
7月~9月做0323年阅读,每天12篇

颉彬彬或唐迟阅读课
对于90%以上的考纲内单词,看到他们的英文,可以想到1~2个常用的中文意思;

阅读完成二刷,且一刷时刷到近五年时错误量平均为5个以内,二刷错误量在3个以内(70 ~ 80)/阅读完成一刷,在刷到近五年时错误量平均为7个以内(60 ~ 70)
10月完型新题型:宋逸轩老师

翻译:唐静

完型和翻译做够十年的题

阅读保持手感 2~3 天做一篇
完型新题型一刷正确率在60%以上(70 ~ 80)/ 在50% 以上(60 ~ 70);

翻译一刷拿到6分以上(70 ~ 80)/4分以上(60 ~ 70)。

对于95%以上的考纲内单词,看到他们的英文,可以想到1~2个常用的中文意思。对于部分在真题中出现过的熟词僻意,尽量掌握。
11月潘赟的作文课,九宫格作文法

完型阅读翻译等一周内做两次
根据潘赟的课,制作出自己的模板,并完成大小作文各两次以上的练习。

对于95%以上的考纲内单词,看到他们的英文,可以想到2 ~ 3个常用的中文意思。对于在真题中出现过的熟词僻意,全部掌握。
12月根据自己模板练习十篇左右大小作文,一天大一天小

重点是字体和模板熟练度

下旬进行2~3次全真模拟,用之前剩下的近五年真题
三次模拟平均分即为你最后分数的数学期望,请以此估算自己的复习情况。

如果分数不是很理想也不用太在意,因为临场表现取决于很多因素,甚至取决于试卷是否合胃口。

数学

二战尽可能提前做模拟卷的时间,三门滚动复习,即一讲高数、一讲线代。

时间任务检验
6月底前打基础
张宇30讲
考研数学最常考真假命题400条
掌握基础30讲中所有习题例题的解法,对400题中所有的命题都看明白。

基础300题独立完成一刷,并掌握所有题目的解法。
7月~9月教材:基础好(基础300题正确率85%以上)用李范全书,基础一般用李林系列/李永乐金榜时代系列。

习题:
历年真题 +《李永乐660题》+ b站武忠祥每日一题 +《李林880题》(适用于各种基础);

历年真题 +《李永乐660题》+ b站武忠祥每日一题 +《考研数学快速解题方法》+《张宇1000题》(适用于想冲刺140+)

模拟卷:合工大超越5套卷(17 ~ 23年,如果想冲刺140+可购买13 ~ 23年试卷)模拟卷只推荐想冲刺130+的同学在强化训练时接触。
《李永乐660题》正确率80%以上,《李林880题》难度一般章节(如求极限)正确率85%以上,较难章节(如中值定理)正确率70%以上(125 ~ 140)/《李永乐660题》正确率60%以上,《李林880题》难度一般章节正确率70%以上,较难章节正确率50%以上(100 ~ 125)
10月~11月习题:《李林108题》(130+)+**《考研数学快速解题方法》**部分章节(120 ~ 135)/全部章节(135+)+ 《考研数学压轴同源150》(140+)

模拟卷:(不标注年份即选择考研当年卷子即可)李林6+4张宇8+4李正元五套卷(这27张试卷必做);李永乐6+3 难度适中;15年李正元10套卷(135+)、21 22 23李艳芳三套卷(140+)、合工大超越卷(130+)、余炳森五套卷(130+)、22年方浩10+4(135+)、22年王普三套卷(135+)、21年张宇8+4(135+)这些卷子质量不错但难度较大,括号后标注了我认为的适用目标,供同学们参考。
一般认为,李六平均分为最后考试成绩的数学期望。张八等较难的卷子分数加10 ~ 20分为最后考试成绩的数学期望。

当然,如果你心态较差,我建议以你考前十次模拟卷中的最差三次的平均分作为你考试时的可能成绩。可根据模拟卷成绩检验自己的复习情况。如果成绩不太理想,尽可能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再做训练。
12月回顾基础,保持模拟手感
每两天模拟一次,千万不可3天以上不做
近五次模拟成绩波动不明显,证明训练到位;若波动较大,则需要针对自己的薄弱点加强训练

7月~9月:这个阶段是数学复习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建议大家扎扎实实把考纲内要求的知识点都学透。李范全书是考研数学常见教材里最接近于数学系教材严谨程度的书本,里面包含大量的概念定理的证明和辨析,对于喜欢深入思考的同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李林系列/李永乐金榜时代系列使用门槛低一些,也包含了考研数学里会用到的大部分知识点及经典习题,适合于各种目标的同学使用。无论用哪本教材学习,都要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吃透,这个比习题册中的题目重要。每过一段时间建议大家采取我上文所说的单人费曼学习法进行知识点梳理,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

真题我建议在这个阶段以习题册的形式去做,而不要以模拟的形式去做,选任意老师的真题解析即可。

《李永乐660题》主要是选择填空题,其中概念性的选择题质量较好,可以与武老师的每日一题及命题400条搭配使用;《李林880题》可能是最适合强化阶段的习题册了,题目难度梯度合理,质量优秀。《张宇1000题》我其实是不推荐的,因为它题目数量过多,且难度过大,只适合与想冲刺140+且时间充足的同学使用。

《考研数学快速解题方法》是我自己找的一本书籍,里面包含大量考研数学中可能会用到的二级结论,适当积累可以加快运算速度,建议想冲刺高分的同学使用。这本书在使用的时候主要关注方法介绍,然后每个方法练习一两道题目就行,不用把题目做完,因为它的题目太多了,而且和经典习题册有重合度。

模拟卷我建议想冲刺130+且心态不好的同学在9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做,先做17、19年超越五套卷。可以每三天做一张卷子,按照前文所说的压力训练法进行训练。不过超越卷难度较大,一般来说即使是复习情况比较好的同学这个时候也很难在3小时内写完,所以我建议就是尽量做,先感受做套卷的感觉,不用太在意做的情况。

10月~11月:《李林108题》中题目的综合性非常强,很适合作为拔高训练使用。《考研数学压轴同源150》题目选自大学生数学竞赛题目,除非冲击超高分(140 ~ 150),否则极不推荐。

在做模拟卷的时候,可以按照数量5:5分配全真模拟和压力训练。对于自己做错的题,如果是不会做的,注意看答案的思路是怎么样的,自己看懂以后再独立做一遍;如果是看错算错,建议参考上文中的方法训练;如果题目过难,不在你目标分数范围内,那就无所谓,忘掉这道题即可。

408

滚动复习法

时间任务检验
7月~8月王道视频过书整理知识点选择题一刷选择题正确率60%以上 (115 ~ 130)/50%以上(100 ~ 115)
9月~10月二刷选择和开始写大题

王道强化课质量高

总结教案
二刷选择题正确率85%以上(115 ~ 130)/70%以上(100 ~ 115)。对于每道写过的选择题,能够说出为什么选这个选项,其他选项错在哪里了;对于写过的大题,能够说出思考的流程。
11月套卷刷真题,严格按照考试要求或压力训练

针对薄弱地方训练搜集,找参考教材

《数据结构》严蔚敏版、《计算机网络》谢希仁版、《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袁春凤版、《操作系统》汤小丹版
真题均在130+(115 ~ 130)/110+(100 ~ 115)
12月二刷真题

做王道模拟八套卷,选择必做,大题可以只做算法+薄弱+冷门题

定期回顾王道书中重点和冷门知识点
真题均在140+(115 ~ 130)/130+(100 ~ 115)。模拟卷选择题错误数量在8个以内(115 ~ 130)/12个以内(100 ~ 115)

复试

准备一个具有含金量、工作量的项目(可以等考研结束后的几个月搞)

资源

1、up主推荐b站的鸟山学长、空卡这一类的规划类up主;以及考研数学杰哥、夜雨考研数学竞赛、心一学长、硬件茶谈这样的知识类up主。

2、一些电子资源主要可以从咸鱼上获取。

3、公众号推荐最强考研、南山采菊花等,有时候会分享一些电子资源;也推荐 研考数据整理分析 这样的分析类公众号,用于择校。

参考链接: